不遗忘任何要做的事情,不让要做的事情太多。两者好像矛盾,实际不然。不遗忘任何要做的事情,就是要把任何要做的事,不分大小不分轻重,通通纳入到一个系统中管理。事情到底是否重要,留待后边归类和用优先级来判别,全部收集的目的就在于不让自己害怕遗忘了什么事情而造成压力,并且统一管理要做的事情后,才可能实现其他的时间管理目标。不让要做的事情太多,是指通过对事情分类,划分场合,来减少具体某一时间要做的事情。例如目前暂时不需要处理的事情,放到someday maybe分类中,就可以从心头中抛开了,等到定期review时再来考虑它。把事情划分成需要在不同场合完成,在具体的一个场合只看到当前要做的事情,这样就能减少纷乱。比如在@home这个场合,需要做的事情是搞卫生、看书之类的,不要让工作的事情烦着;要去银行取钱、购买东西什么的,记录在@out这个场合的待办事宜中,上班时就不需要惦记着它。
让时间使用得更有效率。不是想起什么就做什么,而是做最有价值的事情。按照四象限法则,事情的优先级可以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坐标划分为四象限。重要性是指事情的作用,是否完成它引起的后果是否重要;紧急性是指时间,要求立刻完成还是可以延迟。其中以紧急性优先,重要性次之,因此应该是先做“紧急且重要”的事情,然后是“紧急但不那么重要”,再做“重要但不紧急”,“既不重要又不紧急”的事情最后才做。优先级是并不加入完成难易的因素在里面的。如果做事情不按优先级来选择,就会终日忙碌于优先级低的小事情,而重要的事情还是没有完成。
平衡人生中的各个方面。想要做的事和需要做的事通常是不完全一致的,想要做的事是出于自己内在的驱动力,可能是兴趣、可能是习惯,需要做的事是出于外在的要求,例如谋生、人际关系。大家都希望从事的工作就是自己的兴趣,实际上哪有这么理想呢,而且内在驱动力和外在要求都在不断变化中,这就要求在两者间取得平衡。如果不加以管理,往往在兴趣爱好方面情会放越来越多的时间精力进去,而忽视了其他方面。
要让时间管理达到效果,可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**信任**自己的时间管理系统,相信这样的管理是有效的,遵循它的建议去做。在使用的过程中再不断调整,让它越来越符合自己的情况。
目前有关时间管理的书籍、工具,似乎比较偏向于从事管理、商务工作的人士,他们是工作往往是在与人沟通的比重比较大,事务性的事情较多;而我们这些从事技术工作的人,工作重点与他们不一样,在运用时间管理方法时还不能照搬,到底该怎样调整,还是比较伤脑筋的: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