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d good study, day day up

aleung的学习笔记, aleung的idea

早就在别的blog上听说过del.icio.us这个网站了, 不过我一直对社会性网络这类东西不大感冒, 以为del.icio.us也是这些而已.

前两天又看到别人介绍, 经不住好奇心上去看了一下, 哇, 原来是好东西! 立马申请一个, 并且介绍给朋友.

在我看来, 这个网站的主要作用有:

  • Bookmark, 分类记录看过的感兴趣的网页, 并且按时间排列. 经常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: 网上看过某篇文章, 后来要找怎么都找不回来了. del.icio.us就可以帮助解决这样的问题. 它比浏览器的bookmark要方便灵活, 随处可访问, 可以添加注释, 每个书签可以设置多个分类标记.

  • Share, 将自己觉得有意思的网页推荐给别人. 不需要再用email或者IM来发网址了.

  • 交流作用, 订阅别人的书签, 了解别人关注的内容. 通过书签的owner, 看看谁与自己关注着相同的话题. 如果这个网站能够加入一些功能, 实现大家对书签内容的评论就更好了.

罗嗦了这么多, 我的美味书签是: http://del.icio.us/aleung

阅读全文 »

MeeSoft(http://meesoft.logicnet.dk/)这个网站有不少有意思的免费软件,包括Command(还记得DOS时代的NC吗?)、SmartMorph、图象增强(可以修复对焦不准的照片啊!)、图表制作、mp3管理、HTML优化等等。

阅读全文 »

MAPSOURCE软件按经纬度的块存储文件,可以把世界其它地方的块删除,仅保留中国地区的文件块,从04309845.IMG到04311439.IMG,节约不少硬盘空间。不用担心,世界地图依然存在的,只是局部细节没有了,我想不必关心美国的乡村小路吧?

阅读全文 »

在网上看到的“日本人八大弱智发明”,看来大家很看不起这些所谓的发明(还是因为这是日本人发明的?)

这些发明真的很弱智吗?我不这样认为。这八个发明都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,虽然不见得都实用,但毕竟是对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。我倒是佩服这些发明者的创造能力,不是所有的发明都能成为伟大发明,但伟大发明必然是建立在不断的思维锻炼的基础之上。

限制、扼杀创造力,是否教育和传统思维的悲哀?

阅读全文 »

同事推荐Office2003的joural功能,能够自动统计在office上做的各项工作的时间记录,如写Word文档,写PPT文档,用Visio作图,处理Email等。
很方便进行工作量的统计。

对工作时间做记录,不光可以对工作量做统计,对于个人的时间管理、有效利用时间都很有好处。

我的pda上就有个小程序做时间记录的,我现在设置了 工作、学习、事务、消遣 几个分类,做事情前点一点,做完之后点一点,就会把花费的时间记录下来。这样可以统计出有多少时间是用于工作,多少时间看书学习,阅读邮件之类的事务耗了多少时间,上网看新闻等消遣又用了多少时间。掌握了这些数据,可帮助改善个人的时间利用效率。

如果要用来统计各项目的工作时间,再按项目细分就可以了。虽然看起来记录有点麻烦,其实习惯了就好,不就是点个按钮嘛。

Palm上的这个工具叫Punch Time Clock, PC上应该也有类似的程序的。

阅读全文 »

根据网上新闻组有关“用legend firmware update venture”讨论的提示,今天冒险进行试验,成功的用GPSMap 76 v3.3 firmware将我的GPS 76升级。

升级的好处:

  • Number of waypoints from 500 to 1000
  • Number of track points in active tracklog from 2000 to 10000
  • Number of Routes / number of waypoints per route from 50/50 to 50/125

升级的坏处:

  • Not support POI database anymore
  • Warranty void
阅读全文 »

不遗忘任何要做的事情,不让要做的事情太多。两者好像矛盾,实际不然。不遗忘任何要做的事情,就是要把任何要做的事,不分大小不分轻重,通通纳入到一个系统中管理。事情到底是否重要,留待后边归类和用优先级来判别,全部收集的目的就在于不让自己害怕遗忘了什么事情而造成压力,并且统一管理要做的事情后,才可能实现其他的时间管理目标。不让要做的事情太多,是指通过对事情分类,划分场合,来减少具体某一时间要做的事情。例如目前暂时不需要处理的事情,放到someday maybe分类中,就可以从心头中抛开了,等到定期review时再来考虑它。把事情划分成需要在不同场合完成,在具体的一个场合只看到当前要做的事情,这样就能减少纷乱。比如在@home这个场合,需要做的事情是搞卫生、看书之类的,不要让工作的事情烦着;要去银行取钱、购买东西什么的,记录在@out这个场合的待办事宜中,上班时就不需要惦记着它。

让时间使用得更有效率。不是想起什么就做什么,而是做最有价值的事情。按照四象限法则,事情的优先级可以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坐标划分为四象限。重要性是指事情的作用,是否完成它引起的后果是否重要;紧急性是指时间,要求立刻完成还是可以延迟。其中以紧急性优先,重要性次之,因此应该是先做“紧急且重要”的事情,然后是“紧急但不那么重要”,再做“重要但不紧急”,“既不重要又不紧急”的事情最后才做。优先级是并不加入完成难易的因素在里面的。如果做事情不按优先级来选择,就会终日忙碌于优先级低的小事情,而重要的事情还是没有完成。

平衡人生中的各个方面。想要做的事和需要做的事通常是不完全一致的,想要做的事是出于自己内在的驱动力,可能是兴趣、可能是习惯,需要做的事是出于外在的要求,例如谋生、人际关系。大家都希望从事的工作就是自己的兴趣,实际上哪有这么理想呢,而且内在驱动力和外在要求都在不断变化中,这就要求在两者间取得平衡。如果不加以管理,往往在兴趣爱好方面情会放越来越多的时间精力进去,而忽视了其他方面。

要让时间管理达到效果,可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**信任**自己的时间管理系统,相信这样的管理是有效的,遵循它的建议去做。在使用的过程中再不断调整,让它越来越符合自己的情况。

目前有关时间管理的书籍、工具,似乎比较偏向于从事管理、商务工作的人士,他们是工作往往是在与人沟通的比重比较大,事务性的事情较多;而我们这些从事技术工作的人,工作重点与他们不一样,在运用时间管理方法时还不能照搬,到底该怎样调整,还是比较伤脑筋的:(

阅读全文 »

记录idea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纸和笔,比较符合思维习惯。电脑是好工具,但是电脑不一定在身边,思维最有创造性的时候往往是在非工作状态中,例如洗澡、走在路上的时候。有idea的时候必须尽快记录下来,即使打断了当前的工作。有idea的时候是最有价值的。另一方面,电脑输入的速度也不一定赶得上思维,还有可能因为软件人机界面而局限了思维(Tablet PC是一个好的方向,我以前写过一点有关的东西)。我也打算尝试用palm来做记录,不知道这样的小机器是否能够提供象纸笔一样足够灵活的记录手段。

电子化是资料整理利用的有力途径,在一定的时间,必须把笔记本中的记录整理输入到电脑中。我习惯是以日期排列,日记的形式。资料整理应该是作为必做的任务,例如在todo list中加入一项:_整理记事本xx页的记录_。网上的blog可以说是个副产品,我并不会用internet上的blog来作为主要记录手段,太不可靠;在网上公布出来,是希望知识与思维能够共享。

阅读全文 »

Getting Things Done中看到的最能够立即起作用的就是这个“两分钟原则”了:在两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,马上去解决。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做起来又多困难,只是出于惰性不想去做而已。遵循两分钟原则,不给自己逃避的借口,将会大大减少todo list中的事务的数量,从百事缠身中解脱出来。如果该完成的事情没有完成,实际上并逃避不开,这些未完成事务的阴影始终会萦绕在心头,当堆积很多时,就造成心理压力。

阅读全文 »